刑事案件中的“正当防卫”——如何界定“必要限度”?
#工伤赔偿
更新时间:2025-03-11 11:13:42
55人浏览
一、正当防卫的法律定义根据《刑法》第20条,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认定正当防卫的四大要件侵害现实性:不法侵害客观存在且正在发生。防卫必要性:防卫行为是制止侵害的必要手段。对象特定性: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限度合理性:防卫行为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三、实务中的争议焦点“防卫过当”的边界判断标准:是否造成重大伤亡与侵害强度明显失衡。典型案例:于欢案二审改判防卫过当,刑期由无期减为5年。特殊防卫权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侵害人死亡,仍可能认定为正当防卫。四、如何收集关键证据?现场证据及时报警并保护现场,调取监控录像、手机拍摄视频。证人证言寻找目击者作证,记录事发时双方行为细节。伤情鉴定通过司法鉴定证明侵害行为的危险性。案例参考:昆山“反杀案”中,电动车车主夺刀反击致对方死亡,检察机关认定其行为属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结语: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卫权,但认定标准复杂。若涉及刑事案件,务必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