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生活 > 内容详情

【王红柳、黄叶峰诈骗案】设置圈套控制赌博输赢并从中获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行政纠纷 更新时间:2025-04-15 16:59:54 24人浏览
▍文 孟宪利  舒平锋 ▍来源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0集 ▍作者单位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红柳,女,1973年9月30日生。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1年11月18日被逮捕。 被告人黄叶峰,男,1978年12月19日生。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11年11月18日被逮捕。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红柳、黄叶峰犯诈骗罪,向金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金山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2011年10月12日上午,程某电话联系被告人王红柳,询问下午是否有赌局,其表示愿意参与赌博。王答复等其联系好人后再通知程某。王红柳因想起被告人黄叶峰可以通过在自动麻将机上做手脚控制赌博输赢,遂萌生与黄叶峰合伙以诈赌方式骗取程某钱财的想法。王红柳经与黄叶峰联系并共谋后,当日下午,由黄叶峰联系其他诈赌人员金某(另案处理)等人至约定赌博地点金山区卫清西路179号波曼大酒店501室棋牌室,并在自动麻将机内安装控制器,更换遥控骰子和带记号麻将,待安排妥当后联系王红柳,王红柳再约程某至上述地点进行赌博。自当日下午至晚上,王红柳、黄叶峰、金某等人通过操作控制器的方式控制赌博输赢,共赢得程某现金人民币(以下币种同)19 000余元、赌债40 000元。 案发后,黄叶峰家属退缴违法所得9 000元。 金山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红柳、黄叶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使用欺诈手段控制赌博输赢,骗取程某钱款共计19 000余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均构成诈骗罪。王红柳、黄叶峰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均可以从轻处罚。黄叶峰积极退缴赃款,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金山区人民法院判决如下: 1.被告人王红柳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2.被告人黄叶峰犯诈骗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四千元。 3.扣押的骰子、控制器等作案工具予以没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没收。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红柳、黄叶峰均没有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亦没有抗诉,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二、主要问题 1.设置圈套控制赌博输赢并从中获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2.涉案赃款如何处理? 三、裁判理由 (一)设置圈套控制赌博输赢并从中获取钱财的行为应当定性为诈骗 1.从法理分析,设置圈套控制赌博输赢并从中获取钱财的行为符合诈骗的特征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是构成诈骗罪还是赌博罪,关键在于赌博圈套中的欺骗程度。如果行为人仅采取了较为轻微的欺骗行为,赌博输赢主要是依靠各自运气、技术,即赌博各方均不能控制、主导赌博输赢结果,则其行为仍然符合赌博特征,因为赌博在本质上是一种射幸行为,其结果具有偶然性;如果行为人在赌博过程中采取作弊手段控制赌博输赢,则赌博成了掩盖事实的手段,该行为本质上符合诈骗的特征。本案被告人王红柳等人完全控制了赌博输赢结果,被害人程某以为是在赌博,实际上王红柳等人是在骗取钱财。 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分析,王红柳在主观上得知程某有赌博的意思后,即产生了与他人合作通过在赌博机上做手脚的方式骗取钱财的犯意,并付诸行动,经与被告人黄叶峰共谋后,由黄叶峰等人通过在赌博机上安装控制器等方式实现控制赌博输赢的结果,并通过此种方式成功“赢”得程某较大数额的钱款,可见王红柳等人具有非法占有程某钱财的犯罪目的,符合诈骗罪主观特征。客观上,王红柳、黄叶峰等人一方面在赌博机上做手脚,另一方面让同案犯假扮赌客以骗取程某的信任,从而使程某误认为自己是在正常赌博中因为运气不好而“输钱”,从而不仅将自己带来的19 000余元输光,还欠下赌债4万元。因此,本案中所谓的赌博只是王红柳等人行骗的形式,是以赌博为名行欺骗之实,符合诈骗罪的客观特征。 关于赌博罪中的欺骗行为与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的区分,有观点认为,“赌博罪中往往也伴有欺骗活动,但这种欺骗与诈骗罪中的欺骗不同。赌博罪中的欺骗是制造虚假事实,引诱他人参加赌博,但是赌博是依偶然决定输赢,其目的是营利,而不是非法占有。但是以赌博为名,在赌博中弄虚作假、案中串通,操纵赌博输赢并以此占有被骗者财物的,则成立诈骗罪”。该观点获取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同。参照这种观点,本案中,由于赌博输赢完全控制在王红柳等人乎中,王红柳等人是以赌博为名,操作赌博输赢并以此非法占有程某财物,且数额较大,因此,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当然,在数额认定上,应当以实际损失数额为准,即19 000元。 2.正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及相关部门作出答复、批复的背景 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定性,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指出:“对于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以赌博罪论处。”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又向索还钱财的受骗者施以暴力或暴力威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行为人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属赌博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赌博罪定罪处罚。”对于《答复》、《批复》中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实践中理解不一:一种意见认为,上述两个文件中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是指行为人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加赌博”,而具体赌博行为与平常、无异;另一种意见认为,上述两个文件中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不仅包括前种意见所指的行为,还包括行为人在具体赌博中使用欺骗手段控制赌博输赢。 我们认为,对上述两个文件中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应当结合文件出台的背景及相关高院请示的具体案件内容来理解。 《答复》是针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案件如何定罪的请示》作出的,该请示主要针对的是在公共汽车、火车等公共场所公开结伙进行的猜红、蓝铅笔现象。设赌者以猜中者赢,猜不中者为输诱骗他人参赌,由于涉赌人在红、蓝铅笔上做手脚,设机关,以致猜红变蓝,猜蓝变红,参赌者有输无赢,设赌者包赢不输。设赌者为骗取参赌者的信任,还常以同伙参赌“赢钱”为诱饵,诱使他人就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当时主要考虑到此类行为发生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犯罪分子设局诱骗的对象是不特定的被害人,主要侵害的是社会管理秩序,且犯罪分子主要采用赌博形式赢钱,虽然存在一定欺诈手段,但十赌九骗,赌博中采用一些欺骗手段也很正常,因此,《答复》认为此种行为应当定性为赌博罪。《批复》的意见与《答复》一致。我们认为,两个文件针对的都是发生在公共场所,即被害对象为不特定被害人的情形,这种情形下行为主要妨害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因此,两个文件将这种情形下的行为明确认定为赌博罪有其合理性。然而,本案中,王红柳等人在宾馆客房内设置赌局欺骗他人钱财的作案地点具有不公开性,其欺骗对象具有特定性,因此,不能适用两个文件的规定。现《答复》已被废止,另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已就《批复》规定的合理性开展了专项调研,拟对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修正,即对以控制输赢的 方式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不管是否发生在公共场所,均以诈骗罪定性。 (二)赃款处理 “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行为的定性,之所以存在诈骗罪与赌博罪的分歧,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对此类案件赃款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如果将此类案件定性为诈骗罪,则与被告人相对的一方应当认定为被害人,即被告人通过赌博欺诈获取的钱财(即赃款)应当发还被害人,然而此类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也是赌博参与人,赃款发还赌博参与人,势必造成对赌博行为打击不力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有观点建议,应当在发还赌博赃款时,同时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即对赌博参与人的赌博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该赃款;但也有观点主张,对于此类案件宜定性为赌博罪,这样赌博参与人的赌资应当予以扣押没收,如此便不存在赃款发还或者通过行政处罚程序没收问题。 对于此类案件中的赃款,我们认为,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第一种情况,如果被害人本来不具有赌博的意思,而是基于行为人的欺骗而产生赌博意愿,并陷入赌博陷阱,从而被骗钱财的,因被害人不具有通过赌博进行营利的目的,对其合法财产权益应予保护,故对于扣押或者退缴的赃款应当发还被害人,或者责令被告人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第二种情况,如果被害人本身也是参赌人员,由于其具有通过赌博进行营利的目的,其本身积极参与赌博行为,因此,其所输钱款属于赌资,对于该赌资的处理问题,可以借鉴抢劫赌资案件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赌资无须通过行政处罚程序予以没收,而可直接在刑事程序中予以追缴没收。 本案中,被害人程某主动向被告人王红柳询问下午赌博事宜,并表示自己具有赌博意愿,并在下年经王红柳通知后携带大量钱财前往赌博,可见程某具有赌博意愿,且积极参与赌博,对其赌博行为应当予以打击,即对其所输钱财应当认定为赌资,可以借鉴抢劫赌资的情况,予以追缴投收,并在刑事判决书中一并作出表述,即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没收。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最新咨询
最新知识
最新问答
最新咨询
包巍岳律师
已帮助72
1分钟前
处理方式:法律上,处理此类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协商与网贷公司沟通,明确债务归属;二是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提起诉讼或向相关部门投诉。选择建议:若网贷公司态度友好且愿意配合,首选协商;若对方无理纠缠或拒绝沟通,应考虑采取法律手段。
周松律师
已帮助60
5分钟前
被误诊精神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先与医院协商,要求更正病历;协商无果则考虑起诉,请求法院确认误诊并判令医院更正。选择方式需根据误诊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医院态度决定。
华涛律师
已帮助17
3分钟前
处理此类问题,常见方式有协商、警告、起诉。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删除;若协商无果,可正式警告;若对方仍不改正,可考虑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包巍岳律师
已帮助72
5分钟前
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看,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并申请遗属待遇;二是若对社保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选择建议:首先,建议尝试与社保部门沟通,了解具体政策和申请流程。若沟通无果或待遇未得到落实,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刘曙勤律师
已帮助53
5分钟前
可主张林地权益。操作如下:1.与对方协商,明确权益归属;2.若协商无果,向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申请调解;3.调解不成,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仲裁仍无法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张海涛律师
已帮助23
2分钟前
断桥铝窗问题投诉方式如下: 1. 市场监管局:直接前往或电话投诉,说明问题并提供证据。 2. 12315热线:拨打后按提示操作,描述问题详情。 3. 工商部门:找经营者所在地的工商所,提交书面投诉。 4. 法院诉讼:若协商无果,可准备材料提起诉讼。
寿超律师
已帮助14
5分钟前
具体操作: 1. 版权交易平台购买:在平台上注册账号,搜索目标电影版权,查看版权详情,与卖家沟通后下单购买,签订电子版或纸质版版权转让合同。 2. 与影视公司协商购买:了解影视公司持有的电影版权信息,通过邮件、电话或会议等方式与影视公司协商购买事宜,达成一致后签订版权转让合同。 3. 律师协助购买:聘请律师进行版权尽职调查,确保版权信息的真实性;律师协助与卖家沟通,协商购买条件;在律师的指导下签订版权转让合同,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交易记录、合同文件等,以备不时之需。
于业汶律师
已帮助135
4分钟前
常见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处理此类问题的常见方式包括与原单位沟通、查询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行政诉讼等。 选择不同处理方式: - 若原单位或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配合补办,则首选与其沟通解决; - 若沟通无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周宇龙律师
已帮助25
1分钟前
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主要有:查询相关政策法规、咨询单位人事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选择方式: - 若对退休工资计算有疑问,首先应查询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计算方法。 - 若政策解读后仍有疑问,可咨询单位人事部门,获取具体计算过程和依据。 - 若单位处理不当或存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黄志刚律师
已帮助50
2分钟前
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面对金华异地公安的要求,常见的处理方式有: 1. 直接配合前往金华异地公安指定地点录口供。 2. 与金华异地公安沟通,尝试在本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完成口供录制。 3. 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前往,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可能的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 选择:根据案件紧急程度、个人情况、警方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叶臻勇律师
已帮助74
1分钟前
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是关键。在自杀的情形下,陌生人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而若为他杀,则应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立即报警并保护好现场;其次,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所知线索;最后,如涉及赔偿问题,双方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来解决。
刁爱祥律师
已帮助73
3分钟前
KTV服装费退款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投诉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先与KTV协商,无果后考虑投诉或法律手段,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及合同内容决定。
卢献武律师
已帮助8
5分钟前
车辆被私自过户,常见处理方式有报警、起诉或协商。建议先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则报警并考虑起诉,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刘方辉律师
已帮助60
2分钟前
可报警处理。操作:1. 立即拨打110报警,说明被持刀恐吓情况;2. 配合警方做笔录,提供小区录像等证据;3. 警方会进行调解,留下报警记录;4. 若需进一步处理,可考虑咨询律师,寻求法律援助。
刘曙勤律师
已帮助53
1分钟前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去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开具亲属关系证明,二是去公证处进行亲属关系公证。 若您与弟弟的户籍在同一地区,建议直接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开具亲属关系证明,更为直接便捷;若跨地区,可选择去公证处进行亲属关系公证,公证结果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傅军律师
已帮助51
4分钟前
你好具体情况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才可以判断
华涛律师
已帮助17
5分钟前
在金华市工作11个月后被公司辞退的补偿金额,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如公司合法辞退,则需按照法律规定支付您五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反之,若公司违法辞退,则需承担双倍补偿责任,即支付您十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
卢意光律师
已帮助57
5分钟前
处理方式: 从法律角度,你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理:一是与公司协商解决,要求其立即更正并赔偿损失;二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并责令公司改正;三是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选择建议:首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若协商无果,再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诉讼。投诉和仲裁相对成本较低,诉讼则更具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