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犯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交通事故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44人浏览
陆卫红律师
陆卫红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筑工程、征地拆迁
一、抢劫犯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二、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一)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二)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三)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   (四)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   三、如何认定暴力和胁迫   所谓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等。   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任其抢走财物或者被迫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对被害人施以暴力。胁迫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语言,有的是动作,有的还可能是利用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胁迫必须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而是通过书信或者他人转告的方式让被害人得知,则亦不是本罪的胁迫。   因此抢劫罪就是行为犯,只要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实施暴力或胁迫的手段就会构成抢劫罪,不论抢劫的金额多还是少。以上便是中国刑事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抢劫犯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中国刑事律师网的律师。
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