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犯罪常见的五个类型

#征地拆迁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87人浏览
陈锋律师
陈锋律师
擅长:房产纠纷、工伤赔偿、合同纠纷
1上传暴恐照片   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与宗教极端犯罪活动有关的暴力恐怖案件,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艾某某煽动民族仇恨案中,其使用手机登录个人微信账号及QQ空间,发布涉恐境外“东突”组织国旗等图片并进行传播,涉嫌煽动民族仇恨罪被批准逮捕。   2发布假药广告   很多消费者选择网络代购渠道购买产品,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也成为售假新阵地。刘某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中晒泰国减肥药及减肥效果照片的方式进行宣传,并使用微信聊天的形式向买家进行兜售。经查,其所售减肥药因“未经批准而生产”被认定为假药。后刘某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批准逮捕。   3不怀好意交朋友   王瑞婷检察官说,犯罪分子通过微信聊天工具搜索“附近的人”将被害人加为好友并聊天,这便为其约见被害人并实施强奸等性侵类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渠某通过一次朋友聚会认识了小婷(化名)并加为微信好友,经过几次聊天后约她吃饭。在小婷醉酒失去意识后,渠某将她带至酒店并趁机与其发生性关系。事后,小婷一直羞于报警,在发现其怀孕后才报案。渠某后被抓获归案。   4虚构身份为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平台定向搜索,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加入高收入聊天群,通过聊天、查看个人相册等方式,锁定作案目标并与之建立联系,在获取对方信任后实施诈骗。王某虚构有海外留学经历、北京律协成员、高尔夫球爱好者的身份,通过手机陌陌软件加入一个高尔夫爱好者群,与被害人结识并聊天交友,虚构急需还房贷、人在国外等事实,骗取被害人18.65万元。   5远离有毒“朋友圈”   吸毒或因好奇寻求刺激,或为了减轻压力,但有人却因有毒“朋友圈”的诱惑而误入其中,并因吸毒而贩毒。在徐某贩毒案中,徐某通过QQ聊天软件加入多个吸毒者聊天群,并从网友处花1500元钱购买约5克冰毒,为“以贩养吸”。此后,他在自己吸食部分后以1600元卖给另一个QQ好友1.72克,后在交付毒品时被当场抓获。   网友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警惕各种陷阱,加强自身人身、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管理好个人信息,谨防沦陷在社交网络的犯罪重灾区。
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