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警察执法属于恶意拍摄吗?

#债权债务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9人浏览
安娜律师
安娜律师
擅长:房产纠纷、其他综合、合同纠纷
中市平昌县公安局,近日火遍网络。其于6月3日发布了一则微博称,遇到警察执法,请不要随意拍摄,因为法律不允许。还一板一眼指出:恶意拍摄行为会受到口头警告、传唤等“待遇”。   当地警方援引《人民警察法》、《刑法》等法规,看似言之凿凿。事实上,在诸多网友批评与质疑下,反倒是当地警方自觉理亏,删除了微博。但这依然没有平息争议,当地警方发明的“恶意拍摄”一词,眼下已被人扒得体无完肤。   以平昌警方援引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为例,这部法规的出发点是规范执法人员、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几乎不涉及“围观人员”,更没有对公民拍摄行为作出明确规范。如第16条、18条,针对的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人,而不是其他公民。平昌警方在这里要么是滥用规定,扩大了相关规定的外延,要么是偷换概念,改变规定所针对的对象。   此外,平昌警方在援引《治安处罚法》、《刑法》等相关规定时,也是漏洞百出,或虚置前提,或张冠李戴。这般援引法规,根本上不了台面,难以服众。   更要看到的是这种说法或行为背后的思维,其实质是强调“特殊论”,拒绝接受公众监督。警方在公众场合执法,涉密情形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公开执法行动,一般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当下,警方对执法过程也有拍摄取证的要求。其他公民进行拍摄,客观上是对警方摄录的补充,说不定还可以帮上忙。警方征集案件线索,往往会需要到这类视频材料。不能说需要的时候就是“提供线索”,不需要的时候却变成了“恶意拍摄”。   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存在这种思维,大概是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监督的方式已有很大改进。以往,公民监督违法违纪行为,往往只能写检举信,提供书证,而如今已经从书证、照片“进化”到了实时摄录。《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公民拍摄执法过程,可视作对可能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实时跟踪。公民的监督权,岂可随意剥夺?   当前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有更高的期待。执法人员要做到执法规范化,除了从严要求自身,坚持依法执法,很重要的就是接受公众监督,推进执法公开透明化。对于公众拍摄执法过程的行为,只要不涉及机密、不存在阻碍执法,执法人员不仅不能阻扰,而且还应持欢迎态度。只要站得直、行得正,执法过程严格按法规要求,公民的每一次拍摄,都是对依法执法的点赞。   (原标题:何谓“恶意拍摄”)
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