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骗”乱象 如何识别婚姻诈骗?

#劳动纠纷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21人浏览
沈林伟律师
沈林伟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医疗纠纷、其他综合
婚姻诈骗,俗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他人钱财的行为。婚姻诈骗,往往是以择偶难的中青年或离异者为对象,以结婚为幌子,诈骗受害者钱财,然后以感情不和为由分手或寻机逃离,这种婚姻诈骗又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   当前,婚姻诈骗的确是个可怕的陷阱,尤其是处在急于想结婚而又苦于找不到对象阶段的青年男女要引起注意,并加强防范。   谈场恋爱被骗10多万   一条微信让他走进她的生活。小张今年24岁,是一名漂亮、有个性的姑娘。半年前的一天,小张的微信里突然出现了一名陌生男子的问候,对方自称姓郑,目前在山东省威海市开拓市场。在简单寒暄之后,他对小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郑某说,他看过了小张微信里写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张图片,很喜欢她。为打动小张的芳心,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某时常找小张聊天,陪她去看电影、打台球,就连小张喜欢哪个牌子的蛋糕和甜点,他都一清二楚。那段时间,小张家里正好出了一些棘手的事,令她苦恼不已,郑某见此嘘寒问暖,让小张很是感动,最终,她答应与对方做男女朋友。   确立男女朋友关系后,小张的生活随即充满了甜蜜与浪漫,原本枯燥的日子一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交往中,郑某逐渐向小张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励志”人生经历,这让小张对他的感情由爱慕升华为敬佩。郑某告诉小张,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去世后,他被母亲接到国外。在国外,他遭到继父一家的非人待遇,几年后,他忍辱回国,白手起家,在深圳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如今,业务已涉及全国各地,收入稳定,这次来威本是想拓展威海市场,没想到幸运地遇上了一生的缘分。   男友“情深意重”让她沉陷其中。恋爱的日子是甜蜜的,小张沉浸其中。突然有一天,小张打电话约郑某出门,却怎么也联系不上。发疯一般的小张按照郑某给的名片找到了他的工作地点,结果敲门无人回应,于是,小张给郑某发了信息:“我在你单位,为什么不开门?”信息发出后,郑某立马打来了电话,语气很是着急,他说:“我改住**酒店,你来找我吧!”   小张飞一般地奔到该酒店见到了郑某,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郑某的“我要回去了,我们分开吧”。小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苦苦追问郑某,最终,郑某面色凝重地憋出几句话:“前几天去体检了,医生说我得了类似癌症的病,需要昂贵的医药费,甚至还有可能出国治疗,我不想连累你,所以,我们分开吧。”     听到这里,善良的小张顿时感动不已,她不但不想与郑某分手,反而更加坚定了这份感情。随后的日子里,她开始体贴地为郑某洗衣做饭,甚至主动支付了郑某的部分“药品费”和住酒店的费用。   他的“出色”表现赢得女孩父母的喜爱。小张的悉心照顾,使郑某对她的态度有了好转,“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小张看来,两人感情笃定,到了带他去见父母的时候了。一天晚上,小张的父母、小张和郑某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稳重大方的郑某给小张的父母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他们当场表示,支持两人继续交往。   小张原本还担心这段网恋会遭到父母的反对,没想到父母如此开明,这让她铁了心地要跟郑某在一起。此后,郑某便隔三差五地到小张家看望准岳父母,这让老人很是开心。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某在全家人面前提出了想给小张投资开网店、开实体店的想法,由于自己公司里的资金暂时周转不开,需要小张的父母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当时郑某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帮小张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为了女儿的幸福,小张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拿出了5万元,算是给女儿未来的生活投资,郑某煞有其事地给小张写了借条,称“赚了钱马上补回来,放心吧!”因自己对做生意一窍不通,而男友正好经验丰富,小张自然做起了甩手掌柜。   过了一段时间,郑某说生意很有起色,只是客户越来越多,原本5万元的流动资金已经不够用了,小张顿时起了疑心。在她的一再追问下,郑某道出了实情,有笔生意亏了,进货时遇到了骗子,5万元搭了进去。他承诺,一定会想办法把5万元还给小张的父母。此时小张也没有他法,只好选择等待。   接下来的日子,郑某又称自己的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其生活费也让小张来承担。尽管如此,郑某花起钱来依然大手大脚,频频在网上购买游戏点卡和彩票。“等到生意有了起色,我会加倍把钱还给你。”郑某向小张承诺。   男友连同借条一起突然消失。就在小张对郑某越来越起疑心时,10月初,郑某却突然消失了,随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他当时写的那张借条,留下的只有他的行李。惊慌失措的小张赶紧打郑某的手机,结果发现他的手机关机了,她发信息给郑某,他不回信息……   随后,小张查了郑某号称长期入住的酒店记录,发现是日租,只是隔三差五地去住一次;她按照郑某名片上的办公地址找过去,发现所有信息都是假的,郑某嘴里所说的办公室根本就不是他的;她查验了郑某每天服用的所谓的昂贵药品,发现竟然是最普通不过的消炎药……“跟他有关的一切都是假的,就连名字是不是真的,我都不敢确定。”随着谜底一个个被揭开,小张几乎疯了。她粗略算了一下,包括父母5万元投资及自己为郑某支付的酒店住宿费、药费及生活费,共计10多万元。   确定自己是上当了,小张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找寻郑某的下落。最后,在郑某留下的破手机里,她登录了他的微信账号,找到了他在老家的前女友。   “你被他骗了多少钱?”这是对方对小张说的第一句话。对方告诉小张,去年,她被该男子用类似手法骗走几万元,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其实该男子是一个流窜全国的感情骗子,曾用不同名字、类似手法骗过两名女性,并都有了孩子。   警方点评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如果爱情里掺杂着谎言或充斥着骗局,那无疑是太不幸了。幸运的是小张知道醒悟:对方竟是一名流窜全国的感情骗子,用类似手法曾骗过多名女性。   同时,小张的做法有两点值得肯定:为揭露男友的真面目,避免更多人上当,已向警方报案。据悉,此案当地警方正在侦破中;另外,小张目前在天涯论坛上发帖,这个8000多字感情贴子详细讲述了她被骗的前前后后,并附上郑某的照片,希望网友关注、转发。以揭穿郑某的真面目,提醒年轻女孩不要再像她这样上当受骗。   冒充"海归"人士让美女伤不起   山东省威海市民孙某谎称自己是北京大学硕士生,在美国工作,是海归人士,通过互联网与多名女性交往,编造事由骗取钱财。2015年5月14日,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崂山路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将孙某抓获归案。   当日下午3时许,市民吴女士来到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崂山路派出所,报警称被一个叫“隋轩”的男子骗去9600元钱。该男子自称是北京大学毕业,目前在美国工作。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这个“隋轩”实际上姓孙,居住在环翠区戚家庄某小区。当晚9时许,办案民警在该小区一出租房内将孙某抓获。   被抓获后,孙某交代,近年来,他多次打着谈恋爱结婚的幌子,通过百合网、微信等寻找作案对象,先后与多名女性交往。交往中,孙某自称“隋轩”,谎称有美国工作背景、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历等“包装”自己,在取得对方信任后,以买金项链和ipad等为借口骗取受害人钱财。   经审查,孙某先后诈骗吴女士等3名女子,骗得约3万元现金及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和重约3克的金坠等物品。孙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民警提醒:知根知底后才可深入交往   现实中及活跃在网上的骗色骗财类诈骗,手段并不新鲜。骗子基本是主动搭讪、聊天见面、各种理由借钱、玩失踪“四步走”,选择的对象主要是单身大龄女。   这就需要提醒单身大龄女性和离异女性,相亲交友应以身边知根知底的人为主。即便通过网络社交工具或在征婚网站上遇到心仪的对象,也要多长几个心眼儿,多观察,多打听。不要随意接受对方提供的钱财和礼物,更不能以“献身”来表衷心。遇到见面两三次就要把你引进宾馆的,十有八九是骗色的;遇到认识一两个月就以各种理由借钱的,十有八九是骗财的。   一旦遭遇骗财骗色的,一定要保留好骗子的手机、微信、QQ、身份证等号码,以及聊天记录、汇款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报案,如实向警方提供真实被骗经过,配合警方侦查破案。   为爱痴狂不知女友是“娘子汉”   2015年中秋节,山东省威海市丛女士的母亲忽然跟她说起村里有位刚从广州工作回来的大闺女王某条件不错,马上要分配到街道办上班,就是年近30了没处对象,让丛女士帮着留意一些。由于丛女士打小就跟王某相识,知根知底,便应承了下来。   几天之后,丛女士就把自己的小叔子徐先生介绍给了王某,二人见面后感情发展迅速,过了几个月便住进了男方家中。正当丛女士和母亲为自己牵线成功而窃喜的时候,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   原来,徐先生和王某在前几天接待了从广州来看望王某的闺蜜,没曾想这位闺蜜来了之后,王某就死活要跟徐先生分手。在百般追问之下,王某打通了闺蜜的电话,听了免提电话的内容,徐先生顿时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一时无法接受。原来自己的女友竟然是同性恋,这所谓的“闺蜜”其实是王某在广州时的女朋友。   徐先生对亲友说:“虽然我们俩已经同居了半年,但是她却一直拒绝过性生活。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只是以为她要保留到婚后,为此还很高兴,谁也不会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如果这次不是她的闺蜜来破坏了我们,我们险些都结婚了。”   相关数据   根据相关公益组织的估计,国内约有3000-5000万的同性恋倾向者,由此产生的“同妻”(男同性恋者的妻子)和“同夫”(女同性恋者的丈夫),数量亦相当多。其中,国内的“同妻”人数不少于1000万,国内研究同性恋问题的专家张北川估计在1600万左右。   由于传统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的同性恋群体中有90%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选择了婚姻,而他们的配偶大多数对此一无所知。而同性恋群体为了逃避社会舆论压力而选择骗婚的现象也在日渐增多,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性问题。   民警点评   无论在威海还是全国,这种特殊群体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她们都隐藏在了“地下”,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浑然不觉。目前同性恋的骗婚现象只能从道德上谴责,而法律制裁、惩治条文仍是法律空白地带。遏制同妻、同夫现象刻不容缓,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从舆论上、立法上、实际行动上保护这些弱势群体,减少诸如徐先生此类案例的再发生。   总之,恋爱场上扑朔迷离,不乏骗局,一旦麻痹大意、轻信对方,很容易被利用,落得人财两空。所以,提醒热恋中的男女,验明正身很重要,知根知底后才可深入交往,再谈婚论嫁也不迟。   与“妻”同住九年才知是骗子   她其实姓冯,但“老公”一直以为她叫王红;她实际上是1973年出生,却告诉“老公”自己是1984年出生。   他自以为和她是合法夫妻,哪知结婚证竟是她办的假证;他对她很放心,哪知她在共同生活的9年间,不但花光他60多万元积蓄,还借了10多万元外债……   房东收房租,戳破弥天大谎   2013年8月下旬的一天,威海市民董先生来到某小区。他在那里有一套房子,租给一个名叫王红的女人,他过来收房租。   门开后,出来的是一名姓杨的男子,称王红不在家,他是王红的丈夫。董先生道明来意,杨某却听着一头雾水:“这是我媳妇买的房子,你来要什么房租?”   董先生听后一愣,他心想,可能是杨某从别的地方刚搬来,对此并不知情,于是就告诉杨某,自己确实是这套房子的房东,王红租这套房已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他曾几次和王红联系讨要房租,她都以各种理由拖欠,所以当日就亲自上门来收房租了。   董先生这一席话,让杨某更诧异了:“明明王红告诉我这是她买的房子,怎么变成租的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董先生一看情况不对,感觉这里面可能有事儿,当场拿出手机报了警。   威海市公安局高区分局金海滩边防派出所接到董先生的报警后,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先后将董先生、杨某和王红请到派出所展开调查。   让办案民警没想到的是,这一查,竟让一个隐匿了9年的弥天大谎浮出水面。   共同生活9年,竟不知枕边人底细   起初,办案民警以为这只是一起欠租纠纷,但随着调查深入,发现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办案民警在核实王红的身份信息时发现,她其实姓冯,原籍青海,王红只是她的假名。王红自称自己于1984年出生,但经过核查,她实际上是1973年出生的。杨某从民警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目瞪口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连声对民警说:“她骗了我!她骗了我!我一直以为她比我小,没想到比我还大6岁。”   杨某说,他1979年出生,一直以为王红比自己小,谁知竟比自己大了6岁。他们俩在一起生活了9年,自己竟然连王红的真实年龄和真实姓名都没搞明白。接下来的事更让民警感到蹊跷,杨某虽口口声声说自己和王红是夫妻,但却拿不出两人的结婚证。据此,民警告诉杨某,两人不是夫妻,而是同居关系,杨某听后显得很无辜,他一再坚称,自己和王红办过结婚证,确实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   杨某告诉民警,他曾给王红提供了自己的照片,供她办结婚手续和结婚证,因为当时王红告诉他,这些她都可找关系办出。后来结婚证办下来了,杨某还亲眼见到过,后来不知被王红放哪里去了。   针对这一情况,民警来到另一间询问室询问王红。面对民警的质疑,王红说出了实情:她在拿到杨某的照片后,在街头电话联系了一个办假证的,花200元办了假结婚证。拿到假结婚证后,她确实给杨某看了一下,后来怕露馅,将其扔了。   王红不仅伪造结婚证,她现在用的“王红”的身份证也是从办假证的人手里买的,上面的年龄、姓名和住址等身份信息全都是假的。   眼见和自己一起生活了9年的这个女人,到头来却发现一切都是假的,杨某欲哭无泪。杨某告诉民警,他原本挺富裕的,和王红同居后,他把钱都交给她来管,没想到从此之后日子越来越窘迫,渐渐的竟欠起债来。后来,因欠债过多,他不得不搬到王红“买”的这套房子里,哪曾想,这房子竟是她租来的。   2013年8月28日,在基本情况调查完毕后,金海滩边防派出所依法将该案移送刑侦大队,启动刑事侦查程序。王红因涉嫌诈骗罪,在一纸刑事拘留决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一次她用了自己真实姓名——冯某。   60多万家产,几年就被败光了   经审查,2004年,冯某使用“王红”这个假名,通过一交友网站认识了杨某。从一开始,她不仅对杨某瞒报自己的年龄,还谎称自己家里是做房地产生意,杨某把她当成一个比自己小、又有钱的富家女,很快坠入爱河。   杨某家里是做冷藏鱼货生意的,家境还算殷实,交往没多久,冯某便搬到杨某家里,两人如胶似膝,开始谈婚论嫁。冯某因心里有鬼,怕自己和杨某去民政部门登记露出马脚,就哄骗杨某说自己有关系,可独自搞定结婚手续,不需要两人一起去现场办理。杨某信以为真,便准备了照片给她,冯某后来找办假证的弄了假的结婚证。   “结婚”后,杨某将自己的身份证和8张银行卡都交给冯某,也不知道冯某怎么管的钱,60多万元在几年间便“蒸发”掉了。这期间,杨某曾对此怀疑过,问冯某这些钱的去向,但冯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杨某也没办法。   冯某平时出手阔绰,经常去饭店点菜打包回来吃,或是到鱼市采购海鲜,和她认识的饭店老板、鱼贩子都以为她是个款姐,加之冯某能说会道,经常吹嘘自己家里有很多产业,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案件分析   从2011年起,冯某开始张罗着跟别人借钱,她打着杨某的旗号,以买条渔船扩大经营或投资扩建冷藏厂等理由,先后从朋友、邻居那里借了10余万元。   一次,一个朋友向冯某催讨欠款,冯某称孩子生了重病,需要用钱,再宽限些日子,这个朋友心软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和杨某相遇,询问他“孩子病情如何”,杨某听了一愣,因为他和冯某根本就没有孩子。   案发前,杨某账户上没钱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冯某自称在高区有一套住房,杨某便搬过来住,还真以为是冯某自己的房子,结果房东董先生来讨房租,一切因此真相大白。   据办案民警介绍,冯某以前在外地就有劣迹,她曾伪造另一个身份,冒充现役军人和一男子谈恋爱,谎称能帮人调动工作,骗走对方2万余元。事发后,该男子报案,冯某被抓获,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冯某开始和杨某交往,因此杨某并不清楚她的过去。   (原标题:“婚骗”乱象:与“妻”同眠,不知底细)
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