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常见的9类诈骗“陷阱”

#交通事故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24人浏览
高畅律师
高畅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涉外纠纷
尽管公安机关发布了很多防诈骗警示,但仍有一些人相信“天上掉馅饼”,或因贪占小便宜而屡屡被骗。2月15日,春节刚过,甘肃省公安厅利用微博再次发布信息,提醒市民或来兰人员防止9类诈骗行为。   看节目被抽中大奖   目前,很多综艺节目都有观众抽奖环节,如果某一天您接到一条短信,说被某栏目抽中大奖了,千万别信,这是诈骗分子发来的诈骗短信。   网购宝贝要退款   年前部分网购付款的年货因快递停运等原因未收到货,节后却接到自称店主的人打来的电话,称可办理退款,随后发来一个退款链接。该链接很可能是诈骗网站。   邮包藏毒品   如果某一天你接到一个自称邮局打来的电话,称邮包涉嫌藏毒,千万别信。这是诈骗分子利用网络改号软件实施的诈骗行为。   手机积分兑换现金   突然收到10086发来的短信,称“你的积分即将失效,请登录WWW.fy10086.com,安装掌上客户端可提现”时,千万别信,这是诈骗分子新诈骗手段。   你的信用良好,可办理信用卡提额   用信用卡消费后,会因还款能力不足而纠结,如果接到“银行客服电话”发送的可以帮助提高额度的短信时,千万不能点击其中的链接,否则手机就会被安装木马病毒而被诈骗。   春节回家异地违章要汇款   自驾车回家过年时,诈骗分子会向车主群发“交通违章”诈骗短信,要车主汇款到某私人账户上处理违章。目前,车辆异地违章后,交管部门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汇款或者转账,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陌生人受托热情接站   下车了,如有陌生人上来搭讪称是受委托前来接站的,一定要给亲戚打电话核实接站人的身份,否则会被诈骗。   “礼品回收”要防止调包   节后,提着消费不掉的名酒名烟名贵滋补品等高档礼品到回收店交易时,一定要事先做好记号。否则一些诈骗分子会想方设法引导你转移视线,伺机进行调包诈骗。   交上高额“中介费”保证找到高薪工作   外来人口求职心切,有人利用这一心理,以各种方式诈骗钱财。一是通过发招聘短信、街头贴“小广告”等形式发布信息,骗取报名费、中介费、服装费等;二是假冒职业中介机构,骗取求职者信任后,巧立名目收费,得手后携款潜逃,三是以有关系、有路子、疏通关系为名诈骗。
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