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传谣最高可判7年

#涉外纠纷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47人浏览
阳学周律师
阳学周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债权债务
从“非典”时期的“醋荒”到日本地震时的“谣盐”,在重大灾难中,传播这些虚假信息,最多就是行政处罚。但今后,发布这些未经核实的灾难谣言,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九》中的法律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读   律师白某某认为,今后对网络上包括微信、微博、论坛或其他媒体上一些有关灾难的信息,必须注意是不是真实的信息,不能盲目转发。   虽然《刑九》中将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纳入刑法制裁的范围,但不意味着所有转发的人都将被追究刑责。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某某教授分析,构成犯罪也是有入罪门槛的,不能做扩大解释。不是在网络上发布任何虚假信息都要定罪,而是针对虚假的警情、灾情、疫情,对社会生活、正常社会秩序有直接影响的。   曲某某解释称,一个正常人根据法律、道德、一般人的知识结构,会作出一个决定,而一个阶层甚至整个社会都作出了这样的判断和决定,进而造成正常秩序混乱的时候,才要负责。   司法实践中,会对发布信息者行为与首要犯罪者之间的远近关系,与事件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甄别,也就是说定罪要看转发者所起到的作用,公众不必谈法色变。
咨询
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