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为国考“小动作”亮起“红灯”

#房产纠纷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97人浏览
张磊律师
张磊律师
擅长:其他综合、工伤赔偿、刑事辩护
每年此时,国考大幕的拉开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想借此机会一考成“公”、踏入“仕途”的广大考生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与往年对“职位扩招”关注度居高不下,甚至一枝独秀的现象相比,今年公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国考作弊入刑”上,网络上对该话题的讨论量也是居高不下。   那么,《刑法》为国考“小动作”亮起“红灯”究竟意义何在?   以往国家对恶意注册、抄袭或协助抄袭、持假证件参加考试、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等严重违纪违规的报考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考试资格且5年内或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这些规定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考试作弊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但终究没有上升到刑事处罚的程度,虽“警告”意味明显,难免“痛感”不足。此次考试作弊列入《刑法》,为国考“小动作”亮起“红灯”,可谓“打蛇”打到了七寸,让那些试图搞“小动作”的考生们在谋求仕途的道路上不敢“逆行”。   要想让国考“小动作”在《刑法》的“红灯”下无处遁形,彻底杜绝,还需双管齐下。   第一,加强对考生的诚信督导   公务员作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群体,代表着政府形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公务员诚信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古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既然考生有踏入公职岗位的志向,首先就必须以信立身。正如 “三严三实”中讲到的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对待选拔考试,也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考试相关组织部门应该大力倡导诚信报考,加强对考生的诚信督导,严肃考风考纪,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保证考试公平公正。   第二,严查助考作弊“小助手”   近几年之所以考试作弊的不正之风盛行,固然有考生想要通过“捷径”一考成“公”的侥幸心理作祟,更主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小助手”为其“保驾护航”。小到无线隐型耳机、信号放大器、隐形笔等电子产品,大到助考作弊集团、非法培训机构,甚至给考生预留“后门”的公职人员,可谓工具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国考作弊写入《刑法》,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央网信办、公安、工信、教育等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助考作弊行为,不仅让考生不敢作弊,也使助考作弊“小助手”们无处遁形。   古语云“学而优则仕”,《刑法》为国考“小动作”亮起的“红灯”告诫广大考生,只有踏实努力,用真才实学武装自己,才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通道。
咨询
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