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区别

#交通事故更新时间:2025-03-06 11:41:06 5人浏览
李亚敏律师
李亚敏律师
擅长:房产纠纷、劳动纠纷、涉外纠纷
一、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区别  (一)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防卫过当,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而正当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二、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防卫过当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它是在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目的的合法性和防卫行为有益于社会性不可能与犯罪故意的罪过共存于防卫人的主观心理中,因此,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可能是过失。同时由于防卫人对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害结果已预见其合法性,而没有预见其可能产生的非法性。因此,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由疏忽的过失而构成。  (二)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是故意  正当防卫的正当性排除了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在防卫过当的情况下,由于情况紧急,“必要限度的超过只能是行为人的过失,即行为人在正当防卫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出现超过必要限度。”  (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防卫过当时,防卫人虽然是故意实施防卫行为,却是出于防卫意图,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故意实施防卫行为,却是出于防卫意图,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故意实施防卫行为。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发生超出必要限度的危害结果而希望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具有了防卫过当中的故意罪过。那些断然否定防卫过当也有故意情况的说法,忽略了防卫过当的复杂性,是不正确的。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该观点认为,如果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着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之初,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而积极地追求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否认了防卫过当具有正当防卫的前提,也失去了防卫行为出发点的正当性。  防卫过当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在过失的情况下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在故意的心态下,有直接故意也有间接故意。三、防卫过当是独立的罪名吗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至于如何确定罪名,除了要考虑防卫过当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的性质以外,还要考察防卫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即罪过形式。通说认为,防卫过当在主观上一般是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据此,在防卫过当造成了他人死亡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仅有过失,则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出于间接故意,则成立故意杀人罪。在防卫过当造成了他人重伤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仅有过失,则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如果出于间接故意,则成立故意伤害罪。  对于防卫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防卫人主观上是出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这表明防卫过当人的主观恶性小;防卫过当是在紧迫情况下造成的,客观上造成的危害比其他犯罪小得多。此外,这样规定也有利于鼓励公民积极进行正当防卫,保护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中国刑事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区别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当进行正当防卫是,必须把握两者之间的界线,当不法侵犯人失去犯罪的能力或放弃犯罪时,防卫人应在即使停止其防卫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中国刑事律师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咨询
包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华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傅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寿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于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包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周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黄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孙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叶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刁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仇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卢律师4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党律师5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刘律师3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精选咨询律师排行榜